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28日在濟南表示,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加快綠色化、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,生態文明建設仍然處于壓力疊加、負重前行的關鍵期。
當天,黃潤秋在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濟南年會上表示,10年來,中國以3%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超過6%的經濟增長,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.4%,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,水電、風電、太陽能發電、生物質發電裝機均位居世界首位,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,綠色日益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。
黃潤秋稱,中國將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,嚴把生態環境準入關口,堅決遏制“兩高一低”項目盲目上馬,著力推動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、交通運輸結構調整。同時,有計劃、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,推動能耗“雙控”逐步轉向碳排放“雙控”,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,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金之鈞在作主旨演講時,以國際石油公司舉例稱,當前,石油公司紛紛探索向可再生能源轉型,從石油向天然氣轉變,從化石能源向清潔低碳能源轉變,從單一業務(石油)向能源綜合業務轉變,從資源為王向技術為王轉變。他認為,在能源領域,未來最具挑戰性的是儲能技術、氫能利用技術及地熱開發利用技術等。
信息來源:中國新聞網,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信息網